【本報新營訊】自行車運動正流行,許多人迷上輕便既拉風的單車,台南市新營區民鄭聰信卻反其道而行,鍾愛六○ 年代以前的文武車,他說:「很喜愛它的復古、懷舊,騎出去感覺就是不一樣。」
鄭聰信收藏文車、武車各一輛。他說,文車主要是載人,武車以載重為主,前者貨架較小,後者較大。「當時的腳踏車設計很人性、具巧思。」鄭聰信說,座墊有避震效果,長途騎車可減少臀部酸麻;座墊後有可放工具箱裝置;車燈設計很環保,以車輪帶動磁石,騎愈快車燈愈亮,沒有現代電池車燈衍生的環保問題。
當年日製富士牌腳踏車據說一輛要價一萬多元,在當年可以買一甲地,「身價有如今天的賓士車、BMW車。」鄭聰信說:「當時的腳踏車設計很人性、具巧思。」六○年代以前腳踏車是主要交通工具,擔心遺失都掛有車牌。他收藏的武車車蓋旁掛有台南縣警察局車牌。
「哦,這款車有幾十年了,以前我們家也有一輛。」鄭聰信說,只要騎出去就勾起許多人回憶,備感溫馨。「東西的價值不一定在它的金錢多寡,而在使用者、收藏者喜愛的程度。」鄭聰信說,騎文武車讓他「有與阿公、阿嬤同在的感覺,很溫暖、很實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