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閱讀 (下)

文/台灣師範大學視覺設計系教授 施令紅 圖/研究生海報創作觀摩展策展小組 |2011.04.03
2082觀看次
字級

城市發展不僅改變人們生活的形態、思考模式,其中隱藏的本質和意涵的確值得城市人細細省思。

新一代的年輕設計者以城市閱讀的角度切入,觀察城市紋理、組織架構與人性尺度,運用不同的創意點找出個人對城市閱讀的不同見解,設計者透過創意交流,為大家開啟城市閱讀的嶄新觀點,表達對於人性、城市、閱讀三者的結合,讓我們重新詮釋所謂的閱讀意涵,呈現台灣被閱讀、被解釋的多層面向。

正如林語堂《生活的藝術》書中所言,讀書不可勉強,因學問思想是慢慢由胚胎滋長出來。其滋長自有滋長的道理,如草木之榮枯,河流之轉向,各有其自然之勢。閱讀之所以讓人流連忘返,在於能滿足心靈的怡然暢遊,品味人事物,進而成為知識分子發聲最好的助力。



台灣藝術大學視覺設計系/黃寶瑋

我們在閱讀的過程中,會不時將自己帶入書中的角色。而在繁忙的城市中,我們不時的停下腳步,尋找自己的定位。

不論是在文字訊息中反覆思索的讀者,或是在城市的街道上走走停停的旅人,都需要方向感與目標。而在這尋尋覓覓的過程中,我們終於發現了自己。

台中技術學院商業設計系/郭恆如

隨著自己的腳步,緩緩於城市間,細細品嘗每一個角落,享受自己的生活!設計者對閱讀的含意有感而發;在城市中閱讀,就如同飽覽城市中的大街小巷,成為真正的城市讀者。

畫面中以鞋印的形狀凸顯其中的地圖,藉此衍伸閱讀的意義;人生的一步一腳印,是最踏實、最深刻的閱讀方式。





台灣科技大學工商設計系/陳郁汝


從台北捷運得到靈感,以捷運路線圖為主要構圖。對設計者而言,背包客瀏覽著捷運路線圖,計畫著旅程的下一站,有如細細品讀著城市的脈絡-亦即「城市閱讀」。

畫面中以捷運路線的視覺形象構成「城市閱讀」的文字。在色彩繽紛的路線旁,點綴著台北捷運的站名,細說著台北故事中的點點滴滴。

交通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林筱涵

一本好書,值得一讀再讀。就如同城市的奇景,值得反覆回味。設計者利用日常生活媒材,為觀眾打造一座閱讀城市;並運用室內攝影的手法,捕捉城市閱讀的歡樂瞬間。

以書本為基底,以書桌上的文具為梁柱,以手工結合城市中的點滴意象———城市閱讀的縮影被凝聚在靜止的平面,啟發觀者無限遐想。







雲林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系/江敏慧





進步原來是侵略,而我們所擁有的,不過是表面的繁榮。設計者以城市閱讀為發想主題,從中得到了「蝕」的結論。敘述萬事萬物的得失、正反的二元性,書本所消耗的紙量、人們所浪費的能源,造成大自然的浩劫,終究將蝕去城市的光彩。


在畫面中,逐漸成長的城市囓咬著綠葉的邊緣,終使綠地消失,剩下一片荒蕪。


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藝術指導組/王怡文

城市的意象為何?閱讀的意象又為何?我們在翻閱一頁頁的書頁時,是否感受到在城市中漫遊的精采絢爛?

設計者從城市夜晚耀眼多彩的霓虹燈得到靈感,將翻書的意象與之結合。

畫面中書頁放射狀的韻律感,融合光暈的質感,產生強烈的視覺效果。藉由抽象的表現手法詮釋「城市閱讀」。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