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時事通信社報導,日本官房長官枝野幸男二十九日上午召開記者會表示,當局考慮在建築外牆毀壞的一號機、三號機與四號機套上特殊塑膠布,避免輻射物質飛散。
枝野表示,為了將輻射汙染降到最低限度,正在和專家討論各種可能方案。他說:「究竟哪個手法效果最好,現階段還沒有結論。」
《朝日新聞》報導,塑膠布會塗上特殊材質,套住外部建築上方,為避免密閉造成氫氣爆炸,會裝上附有過濾器的通風設備。
日本《朝日新聞》報導,日本政府考慮以特殊布幕蓋住反應爐,減少輻射的洩露,並用輪船將廠區受放射線汙染的水抽走,國內專家認為,處理過程要非常小心,否則有二次汙染的風險。
《朝日新聞》報導政府考慮用特殊布幕蓋住反應爐,以減少幅射,工研院相關研究人員表示,特殊布幕技術並不困難,重點是布幕會被侵蝕破壞,能阻擋得了多久。
工研院相關研究人員表示,包括太空材質等特殊布料,都具有阻擋輻射的功能,如果日本政府企圖以特殊布幕蓋住反應爐,技術上不成問題,問題是布料會被侵蝕,後續還有必需經常更換等問題要克服。
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輻射防護處長李若燦表示,國際間從來沒有以特殊布幕覆蓋原子反應爐的經驗,日本此舉的效果如何,仍難以判定。
李若燦表示,日本在岩手縣瀧澤有個專門處理放射線汙染物的實驗室,可以處理液體的放射線汙染物,但處理效果如何,仍有待觀察。
龍華科技大學工程技術研究所副教授周源卿表示,當年車諾比核災爆發後,蘇聯政府是在核子反應機組上澆灌含有鉛塊的鋼筋混凝土,也就是俗稱的「重質混凝土」,外面再蓋個房子,把整個場遮蔽起來。
如今,如果日本政府打算以「特殊布幕」將反應爐蓋起來,這個特殊布幕一定要含鉛才行,否則擋不住放射最強的伽瑪射線。
至於用輪船將放射線汙染積水抽走,周源卿認為是個不錯的方法,重要的是這些汙染積水到底要送到哪裡?如果只是運到外海,再偷偷倒進汪洋中,將是不負責任的做法,也會引起國際社會的強烈譴責。
他同時提醒日本政府,一定要做好輪船的輻射防護,否則船上工作人員曝露在每小時一毫西弗以上的輻射劑量下,恐會造成終生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