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張雅雯台北報導】人工生殖技術提供不孕夫婦生育的希望,不過傳統取卵方法,約有一成體質特殊的女性,會產生卵巢過度刺激症候群,嚴重者甚至會胸腹腔積水、血栓甚至中風,台北榮民總醫院研發新技術,改變施打的破卵針成分,並在黃體期搭配補充荷爾蒙,即使高危險群也可避免卵巢過度刺激。
北榮婦產部生殖內分泌科主任李新揚表示,人工生殖的步驟是誘導排卵、取卵、體外受精、胚胎植入,從月經來的那天起,先打七至八天的排卵針,約第十天濾泡成熟後再打破卵針,他指出傳統破卵針成分是「人類絨毛膜性腺激素」,以外加的方式來模擬腦下垂體分泌的黃體化激素,作用強且時間持久。
對於有多囊性卵巢症候群或曾產生卵巢過度刺激等特殊體質的婦女,當卵巢持續受到強力刺激,可能腫大並分泌血管內皮生長因子,血管通透性增加會使得水份留到血管外,在破卵針注射後三至十七天內出現腹水、呼吸窘迫等不適,即使後來沒有順利受孕,也須處在此風險下一至三周才恢復。
北榮研發的新技術,將破卵針的成分改以「促性腺激素釋放荷爾蒙類似劑」取代,李新揚表示,此作法可讓內生性黃體化激素大量分泌,由於是誘發體內自行製造,半衰期較短,因此可避免卵巢過度刺激
;再搭配適當的黃體期荷爾蒙補充,讓婦女的子宮內膜成為一個利於著床的環境,使得植入胚胎有五成的懷孕率。
李姓夫婦就是受惠者之一,李太太因輸卵管不通、又有子宮內膜異位問題,三十四歲起接受不孕治療,在他院接受傳統取卵法,結果卵巢過度刺激,她得忍受嚴重腹水、每天都缺乏食欲,好不容易懷孕,胎兒卻不幸因臍帶繞頸胎死腹中,但回想排卵的痛苦經驗,一度讓她不敢再嘗試。
後來在朋友建議下,她嘗試北榮這項新技術,李太太說:「醫師告知孕婦的健康最重要,安了我的心!」的確,這次取卵她不再出現卵巢過度刺激,一次就成功受孕、產下一子,去年底再次接受療程,懷了第二胎。
李新揚指出,北榮研發這項新技術,所需費用與傳統差不多,對於畏懼產生卵巢過度刺激的婦女來說,是一大福音。目前北榮正準備投稿國際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