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在西方聯軍連續第六天轟炸利比亞後,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同意從二十五日開始,從美國手中接管對利比亞軍事行動部分指揮權,而地面部隊的轟炸行動仍由聯軍主導。
經過數天冗長的辯論,包括土耳其在內的北約成員國終於在周四深夜達成共識,同意「承擔責任」,執行聯合國授權在利比亞上空實施禁航區的任務。
但北約秘書長拉斯穆森強調,北約並非承擔所有軍事行動指揮權,他明確表示,北約不會參與行動,摧毀格達費部隊的軍事裝備,除非被迫自我防衛。
美國急著交棒
不過,美國一名資深官員稱,北約不只執行禁航區任務,也將接管所有保護利比亞平民的任務,此言顯然與拉斯穆森有所矛盾。雖然接下指揮棒子,但北約至今尚未授權戰機轟炸利比亞領袖格達費的地面部隊。
法國總統沙科吉堅持,聯軍應繼續掌控政治協調的權力,北約只負責執行每天的行動,這將令非北約成員如阿盟國家也參與政治決策的過程。
美國一直急於將今次利比亞行動的指揮權交出去,但在北約決定是否接手指揮轟炸行動前,美國的領導角色仍不變。
法擊毀利國戰機
另外,聯軍在利比亞的軍事行動二十四日再報捷,法國戰機成功擊落一架利比亞軍機,並炸毀利比亞內陸一個位於十字路口的軍營。與此同時,利比亞反對派武裝二十四日進行了大反攻,包圍了最近剛被政府軍奪取的重鎮阿季達比亞。
法國表示,利比亞的軍事行動必須在數天或數周內完成,不會拖到數個月,首度為聯軍這波行動設定時間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