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新竹訊】食品工業研究所運用食品科技,歷時三年多研發,把肉類變低脂,再添加膳食纖維,讓人吃得健康又安心。食研所長陳樹功說,已完成十二種熱門「纖維健康餐盒」並移轉給業界,價位在八十五到一百元間,目前試賣;食研所繼續開發出「膳鮮煮飯」簡易包,只要放進電鍋,馬上有美味的膳食餐,預估四月可上市。
根據衛生署建議,每人每天應攝取二十到三十克的膳食纖維,不過,國內外食族多,每日平均只攝取約十三克。食研所研究員王怡晶說,每客纖維健康餐盒中的膳食纖維含量從十一點九到十六點四公克。研究團隊用天然榖豆堅果、根莖蔬菜與藻類,搭配天然膳食纖維配料,研發食材改質技術,把肉類變低脂、藻類去腥,薏仁、紅豆、紫米等榖豆原料,不需浸泡就能與白米烹煮。
新開發的「膳鮮煮飯」有紫米飯、青醬堅果飯、地瓜飯及紅麴薏仁飯四種口味,裡面有免洗米和調味包,放進電鍋煮就行,每包四人份,「吃一碗飯有十克膳食纖維」。纖維健康餐盒口味則包括紅燒千層肉、紅燒獅子頭、紅麴薏仁飯、麻婆豆腐蘑菇雞排、南瓜雞丁青醬堅果飯及三杯雞等。
食研所產品製程中心主任朱中亮說,膳食纖維可促進腸道蠕動,減少有害物質吸收,調整體脂肪代謝、降低血清膽固醇及預防心血管疾病,如果能兼顧美味,提高日常膳食中的纖維含量,能減緩健康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