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日本核災後,各國都在檢討核能政策,我國綠能的開發也引起關注。繼經濟部在澎湖發展風力發電之後,國科會昨天在行政院會中報告表示,台灣東方流過的黑潮蘊藏龐大動能,可做為洋流發電,規畫在綠島設置黑潮發電的先導性電廠。行政院長吳敦義指示,政府應先在離島推動綠色能源,將台灣打造成真正的綠色能源之島。
而能源局日前提出能源發展綱領,著重在火力發電及核能發電,引起環保團體強力抨擊;環保署決定提出能源配比經營策略、熱電系統發展策略、再生能源發展策略等六項能源政策議題,將召開專家會議討論評估,做為未來能源政策參考。
另外,日本因海嘯演變為核災後,核能發電備受質疑,再生、自主能源具有更大想像空間,國科會昨天在行政院會報告「我國海洋科技發展規畫」,其中的洋流發電也受到矚目。
報告中有關海洋可以利用的自主能源開發,包括三項主軸計畫,分別是離岸風力發電、海洋能與甲烷水合物(即天然氣水合物,或稱可燃冰)。有關海洋能,報告大力倡議發展黑潮發電,經建會質疑綠島黑潮洋流過慢,不具經濟效益,但國科會指出,經過最新調查資料已有不同,經評估,綠島黑潮動能為密西西比河和長江的一千倍,將規畫在綠島設置黑潮發電先導性電廠,以取代燃油發電。
此外,台灣西南海域天然氣儲量達五千至二點三萬億立方公尺,國科會預估,可供應台灣約五十到兩百三十年的天然氣使用量。
針對綠島黑潮洋流發電及甲烷水合物自主能源開發,吳敦義要求經建會及國科會由總體經濟及生態的角度進行專案研究,並指示先在金門、馬祖及澎湖等離島推動綠色能源,例如在綠島推動電動車觀光,並藉由太陽能及風力發電,將台灣打造成真正的綠色能源之島。
除了利用風力和海洋能發電,吳敦義也指示環保署研議廢氣利用,將煉油、發電、煉鋼、造船等產業排放廢氣回收,產生新動能,減少能源消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