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信雄 為後山老人準備一個家

 |2005.09.06
495觀看次
字級

【本報台北訊】「一粒麥子不落在地裡死了,只是一粒;若是落在地裡死了,就結出許多粒來…」今年三月台東基督教醫院呂信雄獲美國醫務管理學院頒授院士榮銜,這是醫管專業人士戮力以求的最高榮譽,在信仰的見證下他為病患的付出終獲肯定。

呂信雄出生於花蓮海濱的一個小漁村,是家中的長子,為家計四處為人洗衣的母親,與氣喘的父親呂阿祥沿街叫賣漁貨、撐起一家命脈的堅毅形象,在他腦海中永遠是那麼地清晰。

他因宣教士的援助,認識了信仰。有好幾次,父親性命垂危,幸賴門諾醫院的宣教士伸出援手,才緩解呂家的困頓。

念企管的呂信雄在退伍後踏入美商公司工作,滿腦子希望賺錢改善家中生活。直到一九八一年,門諾醫院需要一位有企管背景的年輕人,對呂家有恩的宣教士魏海蓮向呂信雄招手,希望他投身門諾。

這時的門諾醫院,正面臨雙重的經營壓力,呂信雄以企業管理的專才、憑藉初生之犢的勇氣,提議擴建與募款,因應全民健保新制的實施,及降低經營衝擊帶來的傷害。儘管在過程中遭遇重重困難與挫敗,呂信雄都視之為學習危機處理與演練募款機制的試煉場,吸納成千金難買的實務經驗,並漸漸帶領門諾突破困境。

一九八六年,呂信雄接下門諾醫院副院長的職務,之後在門諾董事會的全力支持下,帶著家人前往溫哥華綜合醫院實習,向領導著兩萬名員工的核心團隊學習醫管實務,待學成再回門諾歸隊奉獻。沒想到數個月後接獲門諾傳真信,表明院方決議不再為他保留副院長職務。

身處異國突臨事業困境,呂信雄聽取了門諾教會柏根牧師的勸解,收拾心情,把明天交給上帝。後來呂信雄回國,這時門諾醫院接手台東基督教醫院,但此時東基因財務困窘與人事傾軋關門在即,門諾董事會在派不出接續人選下,最後讓呂信雄接任東基院長。

「在門諾時,我的挑戰是把一塊錢當兩塊錢用,在東基,我的任務是如何找那一塊錢。」東基終於在呂信雄到任三個月後,首度轉虧為盈,這也是東基創院三十多年來第一次不見赤字。

為了照顧台東高於全國平均的老年人口,呂信雄下一個大夢是為後山臥床老人準備一個「家」,預計在今年底動工,他為了圓後山人共同的夢,正勇往直前,希望更多人做那粒落在土裡的麥子。

東基徵求一千五百位守護天使,每月捐款六百元,認養一位失能老人的日間照護;徵求一千位福餐天使,每月捐七百五十元,認養一位獨居老人的午餐便當;四千位遮風天使,每月捐款一千元,為後山老人多準備一間遮風避雨的房間。郵政劃撥帳號:○六四一三六一三戶名:台東基督教醫院,或電(○八九)三一○○○○。

(黃如伶)呂信雄的故事於《新觀念雜誌》九月號刊登。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