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每當蘋果有一款新產品上市,蘋果店外照例一條長長的人龍,而爭先恐後要第一個買到手的,通常是蘋果的死忠粉絲。但這回iPad 2在舊金山首發時,搶第一的是「水貨市場」。
十一日在蘋果的舊金山店門外,二十歲的丹尼斯‧吳說,有人以每小時十美元雇他在當天清早五點以前到位。他並且表示,大約有三十五人和他一塊排在長龍前頭,大多數是中國移民。
所謂「水貨市場」,指蘋果產品尚未推出,而請人代購再轉賣進口的國家。
丹尼斯‧吳說:「我在這裡排隊,因為我想賺點錢。」他住舊金山,在服飾店上班。他不願透露是誰雇他排隊,只表示「很多中國移民需要工作和金錢,到仲介公司找兼差,他們安排我們來這裡。」
iPad 2先在美國上市,三月二十五日才在其他二十五國推出,大陸和俄羅斯則還得等更久,就創造了這樣進口轉售的市場。根據中國大陸諮詢公司BDA估計,大陸的iPhone銷售量,水貨市場的買賣占將近一半。
水貨市場的需求改變了蘋果店外人龍的面貌。iPhone在二○○七年首發時,排隊的人看《星際大戰》,抽雪茄,蘋果共同創辦人沃茲尼亞克造訪大夥,說排隊的人形成一種有志一同的社群或共同體。
排在丹尼斯‧吳那批人之後的一位科技專家說,這條人龍已經沒有共同體的感覺,過去搶先的主要是科技熱心人士和蘋果信徒。
蘋果CEO賈伯斯知道水貨市場的問題,他的因應措施包括每人限購兩台iPad。第一代iPad首發時,蘋果只接受信用卡和轉帳卡,後來才收現金。
十九歲的大學生凱利和七個朋友受雇,以一百美元的代價排隊,在加州一處蘋果店面買十六台iPad。凱利說,雇他們排隊的是一位「巨富」。
記者問他,為什麼願意以每小時五美元的價錢排二十小時隊,他說:「我眼前收入很緊。」
分析師估計,iPad 2上市一兩天,就會賣出六十萬台。第一代iPad去年四月底上市,迄今已賣一千四百八十萬台,為蘋果帶來九十六億美元營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