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基會查GPS 誤差最少10公尺

翁云真 |2011.03.03
1642觀看次
字級

【記者翁云真台北報導】民眾因過於仰賴全球衛星定位系統GPS,卻遇溪水暴漲或受困荒郊野外的案例時有所聞;消基會昨天呼籲民眾,無論是行車用的GPS或是智慧型手機所內含的GPS,至少都有十公尺以上的誤差,最好事先更新圖資,比對路標和方向才安全,並且不能過於信賴,才能開心出門、平安回家。

GPS好處多多,但也暗藏危機;台灣科技大學資訊工程系助理教授鄧惟中指出,通常GPS衛星導航系統利用三顆以上的衛星來定位,但若車子行經橋下,就有可能影響收訊效果,烏雲也會產生影響,使得誤差達幾十公尺都有可能。

他指出,常常發生民眾被GPS耍得團團轉,除了沒更新圖資,過於仰賴也是造成危險的主要原因之一。

消基會董事長蘇錦霞更以自身經驗為例,有次同時使用兩款GPS,當時在高架橋上,其中一個顯示正確,另一個卻顯示位置在橋下,「如果誤信錯的導航系統開車,一定會開到河裡面去」,因此,她建議民眾出遊前,應先上網更新地圖,沿途則要參考路標、路段,絕不能過於依賴GPS,如已經被引導到小路,則應該改變方向,讓GPS重新規畫路線較安全。

針對GPS功能的疑慮,專營智慧型手機的業者王先生指出,現在手機所具備的GPS功能也是便利性十足,其中軟體地圖更新的速度,比一般行車GPS的速度還要快許多。

王先生就表示有不少民眾來購買時,就會事先詢問是否有GPS,這樣一機兩用的便利性,確實提高購買意願;但他也點出缺點,手機含有此功能雖便利,但耗電量頗大、反應速度慢,也無語音導航。王先生強調,無論智慧型手機的GPS或是行車的GPS,都不能過於仰賴,出門前應做好行車規畫。

此外,消基會也提醒消費者,地圖圖資至少每兩年要更新一次,否則會影響精準度,若在行駛途中覺得GPS衛星導航系統指示有誤差,可以轉換行駛路線,再讓機具重新定位、運算路線一次;蕭錦霞指出,由於消費者不理解GPS衛星導航的運作原理,習慣上過於信任,呼籲消費者應改變使用觀念與習慣,保障行車安全。

至於在軟體選擇上,有消費者認為Google Map「俗擱好用」。洪姓駕駛人表示,手機不論有無內建GPS,只要可以上網又軟體相容,就可使用Google Map,但唯一的缺點就是,如果用沒有內建GPS的手機到網路訊號較弱的地方,例如深山中,Google Map可能就英雄無用武之地;至於Papago、Garmin、TomTom等,因為各有支援的GPS,加上要收費,最好還是貨比三家。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