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帶長繭 自體脂肪注射救聲

張雅雯 |2011.03.02
2255觀看次
字級

【記者張雅雯台北報導】不少夜市、店家老闆常聲嘶力竭叫賣,他們因長期話說得太快、太多,容易導致聲帶長繭,一名飲料店老闆甚至痛到夜裡必須坐起來,才有辦法吞嚥口水。醫師指出,這類患者可透過顯微手術摘除聲帶結節,但若聲門後側的外展肌肉已痙攣,使得聲門閉鎖不全,必須透過自體脂肪注射填補,才能改善發音困難的後遺症。

習慣以大嗓門叫賣的飲料店老闆潘小姐說,為了推薦客人產品,常常得連珠炮般大聲介紹,原本認為聲音沙啞「只是小事」,漸漸地出現講話打結、常被口水噎到,後來連講一句話都很費力、容易喘;喉嚨內嚴重的異物感,讓她平躺時無法自然吞口水,就醫才發現聲帶有明顯的結節。

署立雙和醫院耳鼻喉科醫師王萬興表示,聲帶結節即俗稱的聲帶長繭,若發音習慣不正確、長期過度使用,造成聲帶過度摩擦、發炎,持續不改善的話,在聲帶前面三分之一與後三分之二的交界點,就容易長出結節。

女性由於聲帶較短、聲帶的基礎振動頻率較高,出現聲帶結節的機率高於男性;不過,臨床上常見特定職業的患者,比如店家老闆、老師、行銷人員等,都是需要多說話的職業。

王萬興指出,聲帶由九塊肌肉組成,多數是內收作用,最後面兩塊肌肉則是外展作用,外展肌肉在聲帶長出結節時,會出現痙攣現象,使得聲門被撐開無法閉合完全,講話就會「漏風」或容易喘,目前除了透過顯微手術去除結節,對於聲門已出現縫隙的患者,還會合併自體脂肪注射來填補聲門,恢復可以關閉的寬度。

預防聲帶受損,光靠手術無法一勞永逸,王萬興提醒要正確使用聲帶,才不會再復發。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