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中國大陸海峽兩岸關係協會會長陳雲林率團昨天到雲林縣參訪,一圓「雲林訪雲林」的期待,與農民團體交流兩岸農業發展經驗。
雲林人昨天聽的最多的詞,就是「雲林」。雲林縣農會總幹事謝淑亞轉述陳雲林說法,「我早就嚮往到雲林,這是很特殊的因緣,因為我也知不知道我的父母會幫我取這個名字!」
不論支持與反對,都拿「雲林」作文章。向陳雲林等人抗議的雲林社、民進黨雲林縣黨公職人員,日前動員抗爭時,就以「雲林,提防陳雲林」為訴求,批評陳雲林來訪是大陸的統戰。
但昨天擔任主辦單位的雲林縣農會、農產物流公司,則展現主人待客的熱誠,在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會議廳的柱子上張貼,「雲林歡迎陳雲林」的標語。
陳雲林昨天率領考察團訪問雲林,作為南部行的壓軸行程,一抵達雲林即與當地農漁產業者舉行座談會。在雲林科技大學國際會議廳,聽取雲林縣農會簡報,現場展示農漁產品,吸引參訪團目光。
雲林農產物流中心總經理蘇俊豪表示,他向海協會長陳雲林建議,大陸海關應簡化台灣農產品通關程序,並仿照日本在台派駐檢疫人員,在台核發合格證明後直接在大陸通關。
蘇俊豪指出,二○○八年起,台灣農產品以空運及大額交易運往大陸,不必再經過第三地;但小額交易仍須經由金門、馬祖才能運往大陸,費時費事,導致競爭力降低;因此,台灣方面應開放雲林箔子、嘉義布袋、台南安平等港,作為農產品小額交易直航港口。他並建議大陸應簡化通關程序,讓農產品銷陸效益持續增加。
蘇俊豪說,檢疫也是影響農產品運輸的重要因素之一,大陸方面可仿照日本作法,在台灣派駐人員負責檢疫及核發證明,讓合格農產品在大陸直接通關,進一步提升通關效率及競爭力。另外農產品銷陸仍需三年才能完全免關稅,希望兩岸加速免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