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攜手減碳‧森日快樂」建國百年植樹月系列活動昨天在佛光大學開跑,副總統蕭萬長(左起)將鏟子送給佛大創辦人星雲大師及校長楊朝祥,號召全民一起加入造林行列。
佛大學生在校園內種下台灣原生種杜英。圖/記者邱麗玥

【記者羅智華礁溪報導】配合植樹月舉辦的「攜手減碳‧森日快樂」系列活動,昨天在佛光大學舉行啟動儀式,副總統蕭萬長、佛光大學創辦人星雲大師、農委會副主委胡興華、宜蘭縣長林聰賢、教育部次長林聰明、佛光大學校長楊朝祥等貴賓,當場一起種下樹苗,共同許下「守護自然」的承諾。
蕭萬長致詞時表示,隨著氣候變遷日益劇烈,環保行動更是刻不容緩。對地球來說,森林是調節氣候、水土保持的良方,他希望透過植樹月的開跑,讓植樹造林可以成為「全民運動」。
「佛光大學從創辦之初,就努力朝森林大學目標邁進,打造綠意盎然的學習環境,未來佛光師生也會積極支持植樹月活動,以實際行動愛地球。」星雲大師開示時指出,樹木是自然界中長得最高、活得最久的植物,而人類是萬物之靈,為保護生態,每個人都有責任為這個同體共生的自然環境來努力造林,為守護地球盡一份心力。
隨後,星雲大師帶領全場貴賓進行敬天祈福儀式,齊聲朗讀星雲大師所撰〈為自然生態祈願文〉,以最誠摯的心,向佛陀祈求我們生存的自然環境,能青山常在、綠水長流。
「佛大不只是最美麗的校園,也是擁有最多綠樹的大學之一」,楊朝祥表示,從二○○○年創校以來,佛大就十分重視生態保育,在校內廣植樹林,迄今已種下一萬兩千多棵綠樹,相當符合植樹月理念;而佛光師生為響應植樹活動,也特別在啟動儀式上,由學生攜手為每個系所種下「系樹」,未來將結合全校師生之力,讓這些樹苗長成蓊鬱茂密的參天大樹。
「植樹月活動將於三月一日全面展開。」胡興華表示,農委會推動綠色造林計畫迄今,已在各地種植了超過兩萬公頃的造林面積,相當於八百多座大安森林公園,預估每年可吸收三十萬公噸的二氧化碳,減緩全球暖化效應,農委會希望能在今年繼續加把勁,讓造林面積突破兩萬六千公頃。
適逢中華民國建國一百年,農委會特別在即將到來的植樹月推動「攜手減碳‧森日快樂」活動,呼籲社會大眾攜手種樹,愛護大自然。林務局也將在三月十二日植樹節當天,在新竹舉辦萬人植樹活動,號召全民一起加入造林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