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中訊】研究女性文字「女書」十多年的七分窯主人張笠夫,最近與友人共同編了一本「女書字典」,二十六日起至三月二十日在台中豐原區葫蘆墩文化中心舉辦女書展,展出臨摹、書寫的一百多件作品,並讓民眾見識「女書」之美,揭開女書的奧秘。
「十多年前,我在舊書攤發現一本《女書》就著了迷,成立『女書研究工作室』,針對女書的字體及字形筆劃深入研究。」張笠夫指出,「女書」可能是世界上唯一的女性文字,與現代楷書的差異大,文字總數約六百多字,女書的形體外貌較似古文字,加上變化與草寫最多有上千字。
「女書記載著宋朝女性悲泣與辛酸,含蓄婉轉透露當時女子的心聲。」張笠夫說,女書只有點、豎、斜、弧四種筆劃,每字不超過二十劃,由右高向左低略微傾斜的修長字體,呈現菱形框架,不拘一格,也不像漢字般嚴謹,雖然傾斜卻不失重心,溫柔中又帶著剛強,自成一種美感,為中國文化留下一筆值得細細品嘗的歷史資產。
張笠夫說,這種字型據說是依據從前女子刺繡、紡織等造型而來,中國只在湖南省江永縣瑤族發現,有人說是自古以來便在婦女間流傳「傳女不傳男」的書寫符號。
住在台中新社區崑山村的張笠夫,是台灣陶瓷刻畫學會創會理事長,創辦七分窯、成立張笠夫藝術館及女書研究工作室,最近出版張笠夫台灣小調作品集,並編輯出版女書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