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中東、北非情勢緊張,尤其是產油大國利比亞陷入混亂,導致油價急漲,達到兩年半的高峰,全球通膨風險大升,也使得投資人避險意識高漲,資金紛紛轉入貴金屬市場或瑞郎、美元與日圓等傳統避險工具。
油價升至二○○八年九月來最高,金價第六天上漲,突破每英兩一千四百美元。
中東巴林和北非利比亞的群眾運動愈來愈激烈,國際信評機構二十一日已調降兩國的評等。外界更擔心的是,石油輸出國家組織(OPEC)會員國的原油生產可能受類似事件影響。利比亞是北非最大石油生產國,每天生產一百六十萬桶原油,出口一百一十萬桶。利比亞一月原油出口量為一天一百六十萬桶,相當於美國百分之八的需求量。
中東和北非的原油產量占全球百分之三十六,供應可能減少,倫敦布侖特原油期貨二十一日每桶上漲三點二二美元或百分之三點二,收在一○五點七四美元,盤後更衝破一○八美元,為二○○八年九月四日以來最高價。在紐約,二十二日到期的三月原油期貨大漲五點二二美元到每桶九一點四二美元,交易更熱絡的四月期貨上漲五點七五美元到每桶九五點四七美元。
貴金屬價格也應聲大漲,黃金連續六天走高、一度超過每英兩一千四百零八美元,為七周來最高價位。銀價也站上每英兩三十四美元,創一九八○年來新高。
商品市場行情上漲,股市則上演資金逃亡潮,在利比亞有原油、天然氣生產基地的企業跌幅慘重。德國、英國、法國股市跌幅都超過百分之一,Stoxx Europe 600指數也下跌百分之一點三,MSCI新興市場指數小跌百分之零點一。美國股市二十一日因總統日休市一天,但標準普爾500指數期貨下跌百分之零點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