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一條一百多公尺長的索道,底下三十公尺是中國雲南江水滔滔的怒江,二十八年來,醫生鄧前堆溜索橫跨怒江兩岸高達五千多次,守護村民的健康,而有了「索道醫生」的稱號。
一九六四年出生的鄧前堆,是怒江東岸的村民,十九歲時,他跟隨哥哥從怒江背一些油、米等日用品,到緬甸販賣,「走三天三夜就能到緬甸」,不料途中染上了嚴重痢疾,回到村莊後,當時幫他看病的醫生友向葉問他,生病痛不痛苦?想不想當醫生?他說,不敢奢望有天可以當醫生。但友向葉看他不嫌鄉村醫生工資低,還上過初中,又有心從醫,於是經過鄉衛生院批准,鄧前堆成為友向葉的學徒,跟著友向葉當起了鄉村醫生。
鄧前堆負責拉馬底村民的健康,村民散落在怒江兩岸的五座大山之中,全部走下來需近一周的時間。怒江谷高水急,索道距江面的距離有三十公尺,僅靠一套滑輪,一根繩子,在沒有任何保護的情況下,到對岸要通過一百多公尺長的索道,而為了幫村民治病,鄧前堆在這條索道上來來往往已經走過了二十八年。
鄧前堆說:「索道以前用的是木頭做的滑板,比現在更危險,栓不緊的話會掉進怒江,特別舊溜索是磨爛的,鐵索上頭還有刺,煞車時用手來煞,刺得手心出血,皮膚都爛了。」去年冬天的一個深夜,村民開扒俄老伯家中失火,開扒俄老伯嚴重燒傷,雖已深夜,但是鄧前堆還是義無反顧的冒險上了索道,鄧前堆回憶說:「天太黑了,下面也看不清,對方也看不清,當時我一手持著電筒,一手握著索道把下決心就過去了。」
開扒俄老伯的孫女說:「他冒險過來,很危險,爺爺說如果不是鄧醫生及時趕來治病的話,有可能會死。」像這樣的事鄧前堆已經歷無數次。
而令村民感激的事還不只這些,鄧前堆每三個月就要幫全村兒童做一次體檢,村裡很多家庭都很貧困,鄧前堆一個月的工資只有人民幣二百元(約新台幣八百九十三元),但對於無法負擔醫療費的人,他還會自掏腰包代墊醫藥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