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國內人口老化問題嚴重,部分原因來自生育婦女平均年齡往後延造成少子化;據調查,四成四未婚女性有結婚意願,其中四成六未婚的主要原因是「還沒有遇到合適的對象」。
國健局婦幼及生育保健組組長黃蔚綱昨天表示,近二十年來已婚婦女的生育率並無明顯變化或大幅下降,但生母的平均年齡有往後延的趨勢,因此,生育率下降主要與晚婚有關。女性生育平均年齡有往後延趨勢,七十四年平均年齡為二十至二十四歲,九十八年為三十至三十一歲。
另外,黃蔚綱指出,以內政部資料來看,七十三年育齡婦女總生育率為二點零五五個子女數,首度降到替代水準(二點一)之下,代表國內人口開始有老化趨勢,尤其到了九十八年更降為一點零三個子女數。
黃蔚綱說,根據國健局九十七年家庭與生育率調查,對象為二十至四十九歲一千四百二十四名未婚婦女,結果發現,四成四有結婚意願,尤其在二十至二十四歲、教育程度研究所族群,更分別高達五成三與五成六
;顯示年輕、高學歷的未婚女性多數有結婚意願。
尚未結婚的主要原因主要是還沒有遇到合適的對象(四成六)、還沒有經濟基礎(四成四)、尚未達適婚年齡(二成二)。調查也發現,未婚婦女認為結婚最重要的理由,主要是「結婚使人一生中有人可以互相照顧」,其次是「結婚帶來經濟保障」,年紀較大者主因以前者比例較高,較年輕者則以後者為最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