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瑞娟台北報導】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目前全球有一億二千一百萬憂鬱症病患,女性罹患憂鬱症的比例約為男性二倍。最近一份調查顯示,台灣不同年齡層的女性分別有學業、工作、經濟壓力,醫師臨床經驗也發現,三十至四十歲女性,因憂鬱就診率是其他年齡層的二倍之多,因這是個家庭、工作兩頭燒的年齡層,她們也通常較有病識感。
根據肯愛協會調查,二十至二十九歲女性,有三成九因課業壓力不快樂;三十至三十九歲上班族,有四成二因工作感到壓力;四十至四十九歲女性,有二成九因怕缺錢而壓力倍增。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精神科主任醫師詹佳真表示,因女性生理構造原本就較易造成憂鬱,加上女性易以他人評價影響自我認同,而邁入三、四十歲後,又須同時扮演母親、上班族、妻子多重角色,因此憂鬱率較男性高。
她說,根據門診觀察,二十幾歲大學生因憂鬱症就醫的比率逐年增高,除了課業壓力,不少學生是因家中經濟不佳而有壓力;另外,三十至四十歲女性病患約為其他年齡層的二倍,主因為家庭、工作兩頭燒,但較可喜的是,這群人病識感高,不會諱疾忌醫。
她建議,要維持心理健康,應時時檢視壓力,若出現失眠、腹痛、手心出汗等壓力症狀,就須舒壓;也應規律運動,至少做到每周三次超過三十分鐘的運動,另外也要學會時間管理、生涯規畫。
為了募集遠離憂鬱基金,肯愛協會與台灣大哥大基金會共同推動「灰姑娘與愛的奇蹟」拍賣會,包括藝人蜜雪薇琪等多位名人捐出的物品,將在網路展開為期十天的拍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