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台北市市區僅存電線桿,幾乎都集中在士林、大同等老舊地區,在立委協調下,位於延平北路四段、重慶北路三段、民族東西路及新生北路三段一帶的電纜已全面地下化,目前台電公司已拆除電線,正準備拆電桿,預計三月底總共一百零一根電線桿可全數拆完,從此讓「電線桿」成為台北市民的記憶。
立委周守訓表示,老舊地區因早年都市計畫電纜地下化未列入設計,這些地區的民眾反映電線太雜亂、離電桿太近擔心電磁波影響健康、電桿上張貼廣告、招牌等情形,希望電纜能夠地下化。
台電二年前針對「六九仟伏士林分歧線」地下化工程召開協調會,並在去年十月完成長達四公里的電纜地下化,是北市近幾年來最大的地下化工程,經過試營運後一切正常,可拆除電桿。
周守訓坦言,地下化過程中「溝通、協調」是最困難的部分,因為電纜地下化後需要設置變電箱,但居民不希望變電箱設在住家附近,里長也不願得罪人,用地難尋,讓地下化時程一拖再拖。
台北市政府秘書長陳永仁表示,電線桿地下化工程不是市府單方面所能完成,主要是配合台電的規畫,只要技術可行,在地居民也樂於配合,市府可以出面協調相關工作,包括有線電視電纜線地下化也是一樣。
大同區老師里長陳東榮有感而發地說,印象中,過去只要強颱一來,高掛的電線就被扯斷,「居民只能摸黑聽廣播」,苦等復電;有時候車禍也會導致停電。如今周邊電桿即將拆除,位於迪化汙水廠內六九仟伏連接站的電塔也可移除,「不僅美觀,也不會再有車輛、行人撞上電線桿意外,絕對是好的。」
台電表示,六九仟伏士林分歧線有一百零一根電桿,其中電線已拆到五十七號,電桿部分因要打洞、折斷,還要將人行道復舊,需要交通管制,必須利用夜間施作。
周守訓強調,拆除電桿,讓整個天際線都出來,是很重要的景觀革命,這也是一個進步城市應該做的。
不過,OURs都市改革組織理事彭揚凱認為,電線桿消失不見得代表都市景觀就會變好,若這是北市唯一一段電線桿,應考慮是否有保存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