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社記者觀昶綜合外電報導】中國日前在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首創中國蒙古學學會,涵蓋蒙古族宗教、文化、語言、文學、歷史等綜合性專業學術團體,旨在開展蒙古學學者與研究團體之間的國際多元化研究與交流。
藏傳佛教傳入蒙古高原有近千年歷史,曾經是蒙古民族全民信奉的宗教,佛教的傳播使蒙古地區寺院林立,經文論著創作甚豐,間接促進了蒙古族在語言學、文學、繪畫藝術、哲學思想、醫藥學、天文曆算等學科的形成與蓬勃發展。
已出土的元朝碑碣,有回鶻蒙文碑,蒙漢文合碑,蒙、漢、八思巴、梵、藏、西夏六文合碑等,內容描述當時社會的宗教、民俗、歷史、文化、經濟、法律、地理、政治、軍事等情形。近年出版的《蒙古地區歷史文化遺址》書中,即記載有諸多鐫刻各種古文碑碣和金石碑、古剎和古廟宇及遺址、岩畫群、古墓葬、古城鎮遺址廢墟等史料。
此外,在柬埔寨吳哥窟古蹟浮雕,印度、尼泊爾、泰國及阿拉伯國家和地區、東歐國家博物館,也珍藏甚多蒙古汗國及元代時期的珍貴文獻和文物。至今,有逾五十個國家和地區,尤以美國、日本、韓國、法國等,設有蒙古學學會,拓展蒙古學研究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