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
春節味道濃
越南人和華人一樣,都是過農曆春節。越南的民間風俗及節日受中國的影響很大,許多
民間傳統節日也相同,尤其是春節完全一樣,是一年中最隆重的節日。
一般來說,越南人從臘月中下旬開始策畫購置年貨,買年畫、魚露、蜜餞、祭祀用品等,外出者也歸心似箭,匆匆趕回家。從街上擺賣的琳瑯滿目的年畫、年貨,還有百鳥歸巢般匆匆忙忙的行人,都可以感受到節日的氣氛了。
越南年味最濃的地方就是市場,再來就是街上高掛新年牌樓,還有水泥屋重新粉刷。春節前幾天(一般是灶君節過後),人們開始打掃房屋、擦拭供桌祭皿、掛年畫,有的則清掃祖墓。許多家庭還喜歡在屋門口立一根立春竿,或者插一大支榕樹枝。
比較不同的是,越南人年節的應景食物稍有不同,炸春捲、西瓜、臘肉、年粽……才是越南過春節不能少的食物。有趣的是,越南的年粽是芭蕉葉內包著糯米(南方包成長方形,北方包成方形),裡面餡料有豬肉及綠豆仁,口味獨特,甜中帶鹹,是越南過年必備的年菜。
柬埔寨
中文說恭喜
這幾年,不僅台灣到柬埔寨過年的人很多,就連中國也有不少人去柬埔寨過年,所以春節期間,柬埔寨各地景點人山人海,有一半是華人。當地人都了解中國人喜歡趁春節長假出來遊玩,所到之處,很多當地人一見觀光客,開口就用中文說「新年快樂」、「新年恭喜」。
不過也因此,年節期間當地住宿和交通費用價格高漲不少。不論如何,吳哥窟是非常值得一去的世界遺產,而且最好趁早去,因為如今很多地方都被自然和人為破壞得很嚴重。
巴肯山,吳哥寺、巴戎寺、塔布隆寺、聖劍寺等尤其是必到之處。吳哥寺朝西,每天早上最佳看日出的地方是北面的池塘。黃昏時藏經閣人群比較少,坐在台階上看吳哥的五座佛塔映襯在慢慢變暗的天空中,是一件非常舒服的事情。
新加坡
牛車水喜洋洋
新年剛一過,新加坡的大街小巷和商業區立刻撤走了聖誕裝飾,換上了中國傳統的春節盛裝,大大小小的紅燈籠高高掛起,年畫也貼了出來,一片喜氣洋洋。華人傳統的聚居地││牛車水也已披上節日盛裝,商業中心裡的年貨擺得滿滿的,購買年貨的人們絡繹不絕。商場裡還播放著傳統的新年歌曲,好不熱鬧。
牛車水就是我們俗稱的「唐人街」,這裡通常是舉行一年一度除夕亮燈儀式的地點,也為農曆新年慶祝活動拉開序曲。這裡也是新加坡春節期間最熱鬧的地方,被五彩繽紛的彩燈裝飾一新的牛車水,在黑夜裡宛如璀璨的夜明珠,照亮所有人的面龐。
來自各地的華人、觀光客常聚集在這裡歡慶傳統中國年,相同的膚色,相似的笑容,當所有人在鞭炮和煙火中倒數著迎接新的一年時,一種久違的感動縈繞於心。春節期間的牛車水真的可以用熱鬧非凡來形容,屆時還有琳瑯滿目的年貨市場,將有超過五○○家的商位售賣各種小吃和年貨,看著熙熙攘攘和討價還價的人群,一瞬間找回了童年時候趕廟會的感覺。
馬來西亞
吉隆坡燈籠壯觀
馬來西亞華人把春節視為一年中最重要的節日。一般從冬至到正月十五都算過年,這段時間,「恭喜拉雅」的祝福聲不絕於耳(「恭喜」為華語,「拉雅」為馬來語)!
從首都吉隆坡到全國各地,每個華人聚居區都掛起大紅燈籠。吉隆坡的商業區和飯店區的燈籠多達二、三萬只,既烘托了節日氣氛,又可以招攬觀光客上門。到了晚上,數萬盞紅彤彤的燈籠一齊點亮,十分壯觀。
大年三十,華人全家在一起吃團圓飯、守歲。大年初一,不能掃地,人們一般待在家中接受其他民族如馬來族和印度族親友的拜年,並准備豐盛飯菜———春捲、龍蝦片、咖喱雞、咖喱牛肉、椰飯……招待貴客,不過,如果是信奉佛教的家庭,就得吃素。
泰國
唐人街舞獅舞龍
泰國華人始終保留著華人的風俗習慣,如春節、中元節、中秋節、端午節等節日。泰國最具華人過年氣氛的地方,要數曼谷中國城———唐人街,除街道兩旁擺滿各種應節食品、物品外,還有舞獅、舞龍等。街上到處可見現場寫春聯的攤子,生意很好。不管是華人、泰國人,還是西洋人,都會買上一些,掛在自己的起居室和辦公室。
華人和泰人均喜歡過春節,因為這時華人老闆會發雙薪,且有休假,通常是從初一休到初三。泰國華人開的商店,春節期間一般停止營業,但泰國政府部門和銀行會照常上班營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