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中訊】四十歲呂姓員警長期關節痠痛,加上頭皮屑很多,入冬後皮膚也常長乾癬,苦惱十四年後,後來才發現是免疫疾病造成。醫師表示,這種乾癬關節炎常被誤診為皮膚病,事實上是免疫疾病,經過治療後,梳頭髮不再雪花片片,關節也不再痛。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免疫風溼科主任魏正宗說,入冬後很多人皮膚乾裂、脫屑,有時會發癢,常抓得破皮,還合併有關節疼痛,例如手腳、脊椎痠痛等,但多數人以為是皮膚乾癬,不知道與關節痠痛有關連。
呂姓員警十四年前,開始感覺右臀關節疼痛,有時還蔓延到腰部與左腳腳跟,右臀部也長出乾癬,背部、頭皮也有斑塊狀乾癬,每到冬天頭皮屑增加,梳頭髮就雪花片片,用了不少抗屑洗髮精,也無法改善。
直到去年有朋友介紹他看免疫風溼科,得知關節痛、皮膚乾癬與頭皮屑是免疫系統失常造成,才恍然大悟,接受生物製劑治療半年,症狀已改善許多。
魏正宗說,乾癬性關節炎好發於秋冬交接之際,尤其作息不正常的人,常導致免疫系統失調,先引發皮膚乾癬,百分之七至百分之四十患者合併有關節炎,原因就是免疫系統錯亂,把身體當成攻擊對象。
醫師強調,傳統治療以藥膏改善皮膚症狀,搭配免疫調節劑,對多數患者效果不錯,但少數嚴重患者得採用生物製劑,這類疾病雖不會傳染,但有遺傳傾向,如果置之不理,關節炎會引起關節變形,乾癬抓破皮,有感染之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