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社記者如定大樹報導】台灣現今寺院為了弘法度眾,有許多參與社會機會,因此,如何在多元化社會裡兼顧個人修持、叢林規約和佛教的發展,實為現代寺院重要課題。
為了培養更多弘法人才、促進寺院間的交流,由內政部指導、佛光山寺主辦的「第十二屆台灣寺院管理講習會」,昨天起一連四天在高雄佛光山寺舉行,有來自全省的四十家寺院、六十餘位僧俗二眾參與。
此次課程禮請佛光山寺住持心培和尚分享「佛教的身心管理」、開山大師特助慈惠法師談「僧伽素質的提升」、教育院院長慈容法師探討「二十一世紀的弘法方向」,另外,還有「寺務運作與海外弘法」、「人間生活禪」、「智慧的藏經閣」、「信徒組織與行解並重」,以及「佛陀藝術之旅」等多元課程,同時邀請內政部民政司司長黃麗馨針對「宗教立法探討」,說明相關法令及立法精神。
心培和尚引用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所言指出,傳統佛教必須結合現代化硬體設備、積極培養人才,才能有所發展,佛光山樂於將四十多年來的弘法經驗和各寺院分享,共同集思廣益、使法輪常轉。
心培和尚並以佛陀如何管理身心、西方極樂世界如何管理、現代社會如何管理、佛光山如何管理等四大綱要進行闡述,並播放影片讓大眾更加明白「貪慾」之可怕,強調要做好管理,最重要的是要先把自己的「心」管理好,唯有淨化自己的貪慾心、內心有別人的存在、為大眾的利益著想,才是做好管理的根本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