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化引動盪 20年後中國最大輸家

 |2010.12.18
1397觀看次
字級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維基解密一份文件披露,澳洲情報機構預測未來二十年,東南亞會是氣候變化影響最嚴重的地區,觸發各國社會、政治和經濟上的動盪。報告特別提到作為東南亞水源龍頭的中國,或會因河流水量下降,引發糧食危機,並與湄公河流域國家爆發國際衝突,淪為「最大輸家」。

2050年氣溫升兩度

根據維基解密發放給澳洲媒體的一份文件,澳洲國家評估辦公室(Office of National Assessment,簡稱ONA)副主任史密斯(Heather Smith),與美國駐坎培拉大使曾祕密討論有關氣候變化影響國家安全的問題。史密斯相信,至二○五○年,全球氣溫將上升兩度,至二一○○年上升四度。而未來二十年,受氣候變化影響最嚴重的會是東南亞地區。

湄公河水位近年急劇下降,東南亞諸國均將矛頭指向中國。今年四月,中國外交部發言人秦剛曾否認瀾滄江修建水壩導致湄公河水位下降。解密文件中,ONA指中國或會與湄公河流域國家爆發國際衝突,又預測中國將因河流水量減少而淪為最大輸家。中國面臨糧食短缺危機,可能被迫向更多國家進口農產品。中國領導人意識到汙染問題,但不認為氣候變化是即時的威脅。

北極亦是衝突根源

文件又指喜馬拉雅山冰川的水源減少,可能觸發各國社會、政治和經濟上動盪。ONA表示,發源自喜馬拉雅山的印度河水源減少,將引發更多喀什米爾人進行內部移民,屆時可能引發更頻繁的衝突。ONA還認為,北極冰川加劇融化,亦會引起一系列國際糾紛。東南亞季候風轉變,將影響沿海農業、漁業、基礎建設和海洋能源,海平面上升更隨時淹沒沿海城市,澳洲政府已警告可能沉沒的太平洋國家做好準備。

除了維基解密的爆料之外,學界及環保組織早前亦對亞洲水源減少表達擔憂。加拿大學者戴爾就曾預測中國北部降雨量減少,將令主要河流系統崩潰,農田漸趨荒蕪。

他更認為隨著冰層和積雪消失,所有發源於喜馬拉雅山和青藏高原、依靠冰川融水的亞洲河流,包括印度河、恆河、湄公河和長江河水將大大減少。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