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全球矚目的二○一○年諾貝爾和平獎頒獎典禮昨天在挪威奧斯陸舉行,中國民權人士劉曉波人在獄中,無法參加典禮,諾貝爾委員會為他留一張「空椅」代表出席。這是和平獎頒獎典禮第二度使用這個象徵。諾貝爾委員會秘書倫德斯塔表示,「虛位以待」是把和平獎頒給劉曉波的「最有力依據」。
有六十五國將駐挪威大使館設在奧斯陸,據九日公布的貴賓名單,至少十八國大使決定不出席典禮,但至少四十五國的使節接受邀請,包括大多數歐洲國家、美國、印度、南韓、日本、印尼、南非。
倫德斯塔表示,十八國提出各種不克出席的理由,其中有些國家「明顯是受中國影響所致」。中國不但不讓劉曉波及其支持者出國,還聲聲警告國際,誰出席典禮,就是對中國不敬,要接受邀請的國家「分辨是非」。
籲中應習慣受爭辯
諾貝爾和平獎委員會主席賈格蘭促請北京考慮政治改革,表示決定將此獎頒給劉曉波,另一用意是向北京發出信息,說中國作為世界強權,「應該習慣受爭辯、受批評」。委員會反駁北京所謂西方意圖強迫中國接受其價值觀之說,表示是基於「普世價值」而獎歸劉曉波。
本屆將是一九三六年以來諾貝爾和平獎首度無人領取。那年,希特勒不讓德國和平人士歐席茲基出國領獎。本獎只能由得主本人親領或由其家人代領。
聯合國人權高級專員皮蕾九日呼籲中國釋放劉曉波,她在記者會呼籲北京檢討其做法。
馬總統籲放人
美國則繼續呼籲中國立即釋放劉曉波。國務院發言人克勞里表示,「我們促請中國履行其國際人權義務,尊重所有中國公民的基本自由和人權。我們繼續呼籲立即釋放劉先生」。
中華民國總統馬英九昨天重申,人權關懷不分國籍、國界,和平獎頒給劉曉波,中華民國除表示歡迎,也呼籲中國大陸釋放劉曉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