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南訊】仿十七世紀台灣古船的「台灣成功號」,昨天在台南市安平港起錨首航,揚帆乘風破浪,歷時五十分鐘抵達鹿耳門溪口海域,重現三百多年前鄭成功登台的歷史場景,瞬間有如十七世紀台灣大航海時代的盛世再現,也為台灣航海史寫下新頁。
這艘仿鄭成功當年渡海來台的戎克船,由文建會補助一億二千萬元建造,船長三十公尺、桅高三十公尺,由於台灣沒有製造古帆專家,商請大陸舟山古船製作團隊來台協助,經一年六個月完成。
昨日清晨六時,台南市長許添財在延平郡王祠恭請延平王登轎遶境,抵達台灣船停泊碼頭。八時,延平王與媽祖登船,這時候號角響起、戰鼓齊鳴;隨後,許添財與知名導演李安等人共同為「台灣成功號」揭名。在海巡署全程隨船安全戒護及邀請在地帆船、風浪板、遊艇、漁船及竹筏共同護航下,「台灣成功號」出了外海,順利地張滿大帆,乘風破浪地往前航行。
「台灣成功號」從研究到完成長達五年的時間,它以日本長崎縣平戶市松浦史料博物館收藏《唐船之圖》畫卷中台灣船圖像為藍本,並邀請海洋史及造船史學者專家考證,並請安平港木造船老師傅親自操刀建造而成的。負責協助打造古船的造船工匠們,以精準的手法,遵循藍圖及史料進行施工,向世人展現鄭成功時代台灣與國際接軌的傲人史跡。
李安說,今天終於站在台灣船,台灣的近代史是從鹿耳門開始,能在自己的家鄉台南見證歷史的一刻,意義深遠。「台灣成功號」他表示將做為台灣觀光的親善大使,環繞台灣一周,並將遠赴日本鄭成功的出生地平戶、大陸福建省泉州南安練兵地,拜訪世界各國重要港口,讓這艘仿古船做為歷史重現及友誼、和平巡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