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搜尋引擎龍頭谷歌(Google)涉嫌濫用其主導地位,操控搜尋結果排名,使競爭對手處於劣勢。歐洲聯盟反壟斷監管機構十一月三十日發布聲明,表示對谷歌展開調查。
歐盟宣布對谷歌展開調查,拖累谷歌股價,周二重挫四點五個百分點。
微軟(Microsoft)的Ciao Bing、英國比價網站Foundem,以及法國法律搜尋引擎Ejustice.fr於二月時向谷歌提出反壟斷訴訟。指稱谷歌人為操控搜索結果排名,在競爭性服務領域,把自己的鏈接放在競爭對手之前,使提供類似服務的其他商家處於劣勢,以及透過限制性手段阻止其廣告合作商在自己的網頁發布谷歌競爭對手、某些電腦和軟體產品的廣告。
谷歌否認上述指控,並表示會配合歐盟調查。英國BBC財經事務編輯韋伯說,歐盟的反壟斷業績一直不錯,但這次的任務比較棘手,因為它必須搞清楚谷歌的搜索排序規則,這個規則決定了各個公司出現的先後順序。
谷歌經常調整這個規則,相應地就會有公司因此倒霉或走運。歐盟的調查員必須抓到確鑿證據才能定案。
倫敦Charles Stanley媒體分析師哈特(Sam Hart)說:「有鑑於谷歌在歐洲搜尋市場的主導地位,這並不讓人感到意外。」
他表示,「以谷歌的市場地位來講,最終的處理方式通常會相對地輕微」,而且「極不可能」改變谷歌的市場地位。
如有企業濫用主導地位壟斷市場,反壟斷監管機構有權懲罰這家企業交出最多百分之十的營收罰款。去年英特爾(Intel)被處以十點六億歐元,為歐盟有史以來收到最多的罰金。
歐盟反壟斷監管機構對谷歌啟動調查當天,谷歌宣布和歐盟商務部專利局(EPO)達成協議,將以谷歌技術將歐盟專利譯成二十九種歐洲語文,方便投資人和研究人員參考,並協助簡化歐盟專利制度。
EPO有三十八個會員國,語種繁多。歐盟表示,這項合作將可省下阻礙經濟成長和不利中小企業發展的大筆專利翻譯成本。目前在歐盟申請專利比在美國貴十倍,原因之一是可觀的翻譯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