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國際足總(FIFA)二日將票決二○一八年和二○二二年世界盃主辦國,英國廣播公司(BBC)在票決前三天播出紀錄片踢爆,三名擁有投票權的FIFA執行委員多年前曾經收賄。「國際透明組織」(Transparency International)立刻呼籲FIFA延後投票,調查真相。
上月二十九日,BBC《萬象》指南美足協主席李奧斯(Nicolas Leoz)、巴西足協主席特謝拉(Ricardo Teixeira,二○一四年世界盃籌辦委員會主席)、非洲足協主席哈亞圖(Issa Hayatou),曾收瑞士運動行銷公司ISL的秘密款項。(見圖/美聯社、法新社)
ISL擁有連續數屆世界盃和一些運動盛會的獨家行銷權,二○○一年破產倒閉後,瑞士當局展開調查。ISL在一九八九年到一九九○年期間為取得合約,支付一百七十五筆賄款(回扣),總金額一億美元(約新台幣三十點八億),大多匯進設於列支敦斯登的人頭公司,最後流到「少數」FIFA高幹手中。
六名ISL人員以挪用資金等罪名受審,但未被控行賄,因為當時行賄尚未被瑞士列為刑罪。涉案者大部分罪名被判不成立。
FIFA主席布拉特(Joseph Blatter)拒絕對三名執委收賄之事發表評論,但他強調,沒有FIFA人員在ISL案中被起訴。
BBC紀錄片另外指控,千里達籍的FIFA副主席沃納(Jack Warne)曾企圖向黃牛出售今年南非世界盃門票,總價八點四萬美元(約新台幣兩百五十六萬),因價錢談不攏而作罷。沃納二○○六年就曾被指出售德國世界盃門票,FIFA後來只要求沃納的家族企業捐出一百萬美元用於公益了結。
FIFA本周四將於瑞士蘇黎世總部票決世界盃主辦國,二○一八年決選國包括俄羅斯、英格蘭、西班牙/葡萄牙、荷蘭/比利時;二○二二年決選國包括澳洲、美國、卡達、日本、南韓。
BBC在票決前夕播出FIFA貪腐紀錄片,英格蘭爭取世界盃主辦權委員會主席安森指責BBC早不播晚不播,偏偏選在投票前播出,是「不愛國」行為。英國首相卡麥隆表達失望,說媒體實在不應該在這個時候扯後腿,這次英格蘭勢必在申辦中吃虧。
賭盤看好俄羅斯奪得二○一八年世界盃主辦權,而FIFA副主席沃納支持英格蘭,是英格蘭能否勝出的關鍵。
BBC辯駁,紀錄片揭露擁有投票權的FIFA高幹有收賄紀錄,且FIFA一直未糾正問題,該節目關係公眾利益,不能等到世界盃主辦權投票後再播出。
FIFA執委會有二十四人,但最近有兩人因收賄、違反保密規定被停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