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南、北韓砲彈二十三日在延坪島砲彈滿天飛之際,新加坡媒體報導「北韓傳出最高領導人金正日死亡的謠言」,北韓官方媒體立刻報導金正日近日視察的消息以闢謠,而且在北韓對外發送消息的YouTube帳號上,可以看見金正日和內定接班人金正恩出現平壤的醬油工廠與醫學院。
南韓分析家認為,北韓日前公開可以製造鈾彈的鈾濃縮設施,二十三日又發起二十年來最嚴重的武力挑釁,其實是有計畫的攻擊,目的在鞏固金正恩體制。
在勵行愚民政策的北韓,官方不斷對百姓洗腦,把金正日拱成「親愛的領袖」」,對他的「神化」成為政權之所繫。
情報界盛傳,金正日有數名替身,不時以分身代打,不論真也好、假也罷,每逢關鍵時刻,金正日做為國家的象徵,可說動見觀瞻,但他往往玩「不出面」的手法。二○○六年七月北韓發射長程導彈時遭國際譴責時,也有四十多天未露面。今年南韓天安艦遭魚雷擊沈事件發生後,他又一個多星期沒有公開露面。這次砲打延坪島他也尚未公開發言,可能在為金正恩製造「先軍(軍事為先)業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