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銀行業大舉更新自動化設備,改用存、提雙功能的「存提循環機」,取代只能提款的傳統自動櫃員機(ATM)。由於存款機沒有金融卡也能存款非常方便,被詐騙集團看上,多次利用,金管會已考慮加以規範。
銀行表示,存款機的「轉存他人帳戶功能」使用率相當高,因為民眾不僅是存錢,有時候是「付錢」,例如爸媽將零用錢轉存給小孩,繳會錢或還錢都可以;卻也因為「無卡存款」的方便,成為詐騙集團的有力工具。
詐騙集團將民眾騙到存款機前,要求民眾將錢存入指定「人頭帳戶」,如果是「有卡存款」,即必須插入金融卡才能存錢,金管會在今年初已規定,將資金存入他人帳戶「單日上限三萬元」,即將民眾損失降至三萬元。但若「無卡存款」,目前銀行多未設存款上限,造成被騙金額提高,就曾有民眾使用無卡存款,一次被詐騙集團騙了三十萬元。
此外,無卡存款因為不用金融卡,無法確定「到底是誰」存了這筆錢,曾有銀行追回詐騙金額,因為沒有金融卡卡號而找不到被害者還錢。
金管會當初是修改「金融卡定型化契約」,才能規範「有卡存款」,但「無卡存款」根本不用金融卡,金管會可能要制訂自動化設備的定型化契約,才能加以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