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軍政府宣布釋放翁山蘇姬後,在眾人半信半疑間,終於等到這位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真正重返自由。她對外的首度公開談話中,對政府高壓政策並未表達怨懟之情,甚至還呼籲西方國家重新考慮經濟制裁措施,同時軍政府也宣布這次的解除軟禁並未附加條件,這讓古國出現了新的發展可能。
在過去十五年失去自由期間,翁山蘇姬對世界的影響力依然持續。她堅持反對各式型態的腐敗,不管是貪婪的、偏狹的、無知的、恐懼的腐敗,都是她主張去除的邪惡。而受到甘地影響的她,主張以和解、共識、法治及分權的非暴力思想,多年來已經逐漸潛移默化影響緬甸人心。這回的大選雖然受到國內民主人士的抵制,選舉結果也因為過程不夠公開而受質疑,但卻已朝向新局邁開步伐!
長期因為西方國家高舉「人權外交」旗幟受到經濟制裁,讓緬甸在各種國際組織遭遇挫折,這也讓西方企業被迫對這市場保持適當距離,更不利於緬甸經濟發展。還好,蘊藏豐富資源讓周邊鄰國願意相挺,尤其是中國更在發展背景相似下,不顧外界對人權的交相指責,依然成為堅實的盟友。甚至,連翁山蘇姬的得獎、獲釋都被中國媒體冷處理以待。
翁山蘇姬的獲釋,雖然不意味著反對黨的勝利,甚至近幾年內都不太可能具備執政能力,但可以確信的,民主力量將因為精神領袖的釋放而獲得壯大力量。倘若緬甸軍政府順應世界潮流而逐漸釋出權力,讓反對黨參與國政,則西方經濟制裁的政策放寬,獲得國際企業支持的緬甸,經濟發展將會一日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