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瑪家訊】屏東縣瑪家鄉推行「紅藜家園」計畫,上周在通往瑪家鄉的三條主要道路上灑下紅藜種子,瑪家鄉民開心的說:「灑下了紅藜的種子,過一陣子整條路就會變成美麗的彩虹步道了。」
瑪家鄉的「紅藜家園」是中央重建莫拉克災區所推行的「一鄉一產物計畫」。瑪家鄉鄉長陳生明說,紅藜是原住民的傳統作物,用在釀酒、拌小米食用,過去一直是族人在自己的田中種植,也不會被拿來當經濟、景觀作物,因此這個紅藜家園計畫算是很創新,族人相當期待。
屏東科技大學教授蔡碧仁指出,紅藜膳食纖維相當高,優於其他穀類,可幫助改善便秘、降低膽固醇,多食用可得到人體無法自行合成的必需胺基酸,如離胺酸、組胺酸。
紅藜有黃、橙、紅、紫、藍、綠等顏色,又被稱為「彩虹米」,鄉公所在屏三十五線、屏三十七線以及沿山公路上種植,等到紅藜長成,會像「彩虹」一樣美麗,希望可以吸引觀光客到瑪家鄉遊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