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價飛漲 深圳主婦香港買醬油

 |2010.11.04
1002觀看次
字級

【本報綜合報導】中國近來物價飛漲,加上人民幣相對於港幣升值不少,廣東深圳不少家庭主婦紛紛跑到鄰近的香港搶購醬油、衛生紙等日用品,跨越邊界消費的情勢和過去完全相反。

過去大陸物價相對便宜,每逢節假日、甚至包括平時,香港民眾紛紛越過羅湖等邊界口岸,到深圳等地購物消費及吃飯,甚至洗腳按摩。《中國證券報》引述經常搭車到香港上水購物的深圳家庭主婦小雯說:「收穫太豐富了,下次我要換個大一點的購物車!」

報導描述,小雯在香港上水火車站一邊等車、一邊打電話向老公炫耀自己血拚的「戰利品」———每包一點一港元(約新台幣四點三元)的天然海鹽、三十港元的大瓶洗髮精、二十八港元三十六包裝的紙巾,還有一大桶有機醬油。

小雯說,「沒辦法啊,深圳的物價漲得太快,不少東西已經貴過香港了。」

精明的小雯舉例,在深圳賣人民幣兩元一包的食鹽,香港超市賣一點一港元,折合人民幣才九毛多;紅富士蘋果深圳已賣到六元一斤(五百公克),平均每個都要四元,而同樣大小的蘋果在香港十港元能買四個。她又說,深圳的雞蛋已經漲到一個九毛錢,差不多大小的雞蛋,在香港連鎖超市二十三港元就能買三十個,折成人民幣每個還不到七毛。

持「一簽多行(簽注一次、多次往來)」簽證的小雯表示,「如果一次多買點的話,不光能把來回的四十元路費賺回來,還能省下不少錢!」她如今每月至少到香港採購一次,通常只去離深圳最近的香港上水,買完廚衛及民生用品就走。

報導說,像小雯這樣的「換城購物」消費族,在深圳如今不少。小雯很多朋友和同事也熱衷到香港「掃貨」,每每將砂糖、食鹽、有機醬油成箱扛回家,連牙線、OK繃也一併買回,樂此不疲。

深圳統計局最新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九月,深圳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同比上漲百分之三點八,略高於全大陸百分之三點六的水準。《中國證券報》指出,大多數深圳民眾感受到的物價漲幅遠高於此一數字,這讓他(她)們更是感覺到通貨膨脹不僅僅是一種預期,而且是活生生的存在。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