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社記者觀雋綜合報導】美國知名作家、翻譯家、漢學家比爾‧波特(Bill Porter),曾以筆名「赤松」翻譯出版《菩提達摩禪法》、《寒山詩集》等作品,在西方世界興起禪宗熱,最近出版新書《禪的行囊》,闡述他四年前在大陸的行腳,介紹禪宗的歷史和背景。
比爾說,重走整個禪宗路程,覺得很幸福,他發願要介紹禪的歷史,從初祖到六祖,沿途每個人做的每件事都可以是修禪,洗盤子是修禪、種田也是修禪,而禪的發展隨環境改變,日常生活就是修行,過樸素的生活就是修禪。
比爾波特在紐約哥倫比亞大學攻讀人類學博士期間,在因緣際會下,接觸了中國的佛道經典,深感其中的微言大義,於是開始勤學中文。他說,他後來認識了一個中國和尚,於是跟著他一起打坐修行。他曾來台灣寺院生活數年,體驗打坐、早課和晚課,除此之外,他有很多空閒時間看書,看中文的、英文的,看《四書》和一些佛教的書,從那時起,他一直出版翻譯和寫書,之後隱居在台北陽明山竹子湖邊,翻譯出版了《菩提達摩禪法》、《寒山詩集》、《石屋山居詩集》等英文著作,而台灣也成為他的第二故鄉。
比爾此次的新書《禪的行囊》,記錄了他在大陸的行腳,一路介紹禪宗的歷史和背景。在書中,他不斷發問,但會發現這些發問不一定都有回答。比爾表示,他想給讀者思考那些問題,就像當他去大鐘寺,那裡有一口外面刻滿佛經的大鐘,敲打這個鐘的時候,是不是語言?「這些我都沒回答,但是我要問這些問題。」
比爾覺得他目前的生活很愜意,他說:「陶淵明是我的理想,翻譯佛經就是我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