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李祖翔台北報導】孩子三餐習慣吃「品牌」,家長好煩惱!兒童福利聯盟今夏不斷接獲家長反映,即使不給孩子看電視,孩子也會受同儕影響,想吃「垃圾食物」。兒盟昨天公布「兒童節目食物廣告調查」結果,發現兒童每年收看九千九百次不營養的食物廣告,不僅無法分辨錯誤資訊,還認為不買就會失去朋友。
調查顯示,兒童愛看的熱門卡通節目,平均每六點六分鐘就會出現一次食物廣告,用餐時段的食物廣告出現頻率更是其他時段的一點七倍,飲料廣告占四成一、速食二成三、零食二成一,導致孩子相信不疑,根本不想吃正餐,四成三的孩子用飲料取代蔬果營養,還深信「吃了就會快樂、就有自由」,因為電視說「快樂兒童餐,快樂又自由」、「幫助消化的保養果汁,一定要帶回家」。
另外,七成五的孩子表示「常看到垃圾食物的廣告」,每三人就有一人在看完廣告後會想買來吃。兒盟也引用美國耶魯大學調查指出,七至十一歲的兒童,觀看半小時插入食物廣告的卡通,會比沒有插播廣告的卡通收看者,多吃百分之四十五的零食,在減少兒童肥胖的關鍵因素上,禁止對兒童播放不健康的食物廣告是有效途徑。
兒盟還表示,暑假期間,家長多了親子互動,才發現廣告問題比想像中嚴重,廣告多於家長不在的時段播出,就算禁止孩子看電視,仍阻止不了他們購買的欲望和對廣告口號的朗朗上口,有的甚至對父母說,不買就沒有朋友。
兒盟強調,當世界各國紛紛「對肥胖宣戰」,致力於減少兒童接觸垃圾食物廣告的機會,反觀台灣,垃圾食物廣告仍然在許多兒童卡通節目中頻繁地出現。
兒盟認為,政府不能停在宣示及柔性勸導的階段,應研擬法規,限制垃圾食物廣告的播放頻率以及內容,還兒童健康、正確的飲食認知與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