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黃映禎台北報導】俗話說「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宜蘭縣民陳榮楷昨日適逢母親百歲冥誕,不選擇祭拜、燒紙錢,而是展出母親生前所用的各種物品給社區民眾觀賞,並和民眾分享母親生前常掛在口邊的生活智慧。
在陳榮楷印象中,父母親常幫助貧困孩童繳交註冊費,路邊乞丐來家中,陳家也不吝請他們上桌吃飯,這些言教和身教對陳榮楷一生影響甚遠,長大後陳榮楷堅持固守祖厝,不但熱心地方公益,也為守護這個陪伴他成長大半年的老家。
從退休後,陳榮楷喜歡在老家東翻西找,他找出了四、五十年前家人的身分證,兄長的畢業證書,及小時後家中所用的各種器物,他將家中祖厝重新整理,準備將老家變成饒富意義的紀念館,羅列這些找出來的紀念品,「在我心中,這間祖厝的價值,比其他宜蘭名人別墅還更有價值」,陳榮楷蒐集家中各種古物,也希望告誡後世子孫要學會感恩、敬祖的觀念。
陳榮楷表示,現代人生日吹蠟燭、吃蛋糕,先人冥誕頂多鮮花素果祭拜,但陳榮楷卻替往生的母親舉辦特展,讓社區小朋友參觀母親生前為家人烹調料理的各種食器,「這些東西都有我們陳家的親情,我選擇用這種方式表達對母親的思念和關愛,比那些拜拜的祭品更有意義」,這些東西看在陳榮楷眼中,滿載母親的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