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榮楷 古早味追思母親百歲冥誕

黃映禎 |2006.07.12
1215觀看次
字級

【記者黃映禎台北報導】俗話說「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宜蘭縣民陳榮楷昨日適逢母親百歲冥誕,不選擇祭拜、燒紙錢,而是展出母親生前所用的各種物品給社區民眾觀賞,並和民眾分享母親生前常掛在口邊的生活智慧。

在陳榮楷印象中,父母親常幫助貧困孩童繳交註冊費,路邊乞丐來家中,陳家也不吝請他們上桌吃飯,這些言教和身教對陳榮楷一生影響甚遠,長大後陳榮楷堅持固守祖厝,不但熱心地方公益,也為守護這個陪伴他成長大半年的老家。

從退休後,陳榮楷喜歡在老家東翻西找,他找出了四、五十年前家人的身分證,兄長的畢業證書,及小時後家中所用的各種器物,他將家中祖厝重新整理,準備將老家變成饒富意義的紀念館,羅列這些找出來的紀念品,「在我心中,這間祖厝的價值,比其他宜蘭名人別墅還更有價值」,陳榮楷蒐集家中各種古物,也希望告誡後世子孫要學會感恩、敬祖的觀念。

陳榮楷表示,現代人生日吹蠟燭、吃蛋糕,先人冥誕頂多鮮花素果祭拜,但陳榮楷卻替往生的母親舉辦特展,讓社區小朋友參觀母親生前為家人烹調料理的各種食器,「這些東西都有我們陳家的親情,我選擇用這種方式表達對母親的思念和關愛,比那些拜拜的祭品更有意義」,這些東西看在陳榮楷眼中,滿載母親的關愛。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