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出家前的鴦掘摩羅,因誤信殺人取指能升天解脫,所以傷人無數。他殺人後,將指頭串連成項鍊,佩戴在身上。人們對於他的兇殘,既畏懼又痛恨,給他取一個外號,名為「指鬘外道」。
指鬘受到佛陀的教化,成為一位修善的比丘,但是每日與其他比丘入城乞食,民眾仍忘不了他做過的惡行,因此向他擲土投石,瞋罵羞辱。日復一日,乞食畢的鴦掘摩羅總是衣形汙穢破碎,臉上殘留著斑斑血跡。
有一天,佛陀把他喚來,慈悲的安慰他:「鴦掘摩羅!你必須安忍不動,要歡喜信受。先前造下的惡業,仗著今日勤修的善法,就像原本鹹苦的水注入清水,日後必成甘美解渴之水;就像突破雲層覆蓋的月光,將照亮你的心,使你走向正道。以前種下的罪業,要以潔淨的善業償還,就像烏雲散盡,將看到光芒四射的月光,照亮自己,也照亮別人。」
殺人的鴦掘摩羅,因信解經教,心如大地,不動不搖,於是從殺人的指鬘外道,修成純白無染的大阿羅漢。
因果歷然不爽,佛陀三祗修福慧,百劫修相好,種種精勤修為,直至徹悟緣起法,成就正等正覺。我們受持般若性空之理,是空掉貪染根塵的妄執,是空掉我等四相的分別,而非撥無聖凡因果、善惡報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