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監察院調查發現,高鐵行經雲嘉地層下陷區,在雲林土庫與台七十八線交會處,有一橋墩下陷差異度,已超過高鐵設計規範標準值,前後橋墩出現「長短腳」,另一處在雲林國小附近橋墩也已逼近標準值,監院擔心高鐵行車安全,於調查報告提出警訊,要求高鐵檢討改善,或採減速因應。
監委陳永祥、李炳南、周陽山等在監院交通採購委員會,提出上述調查報告,近日內將提修正內容。陳永祥受訪表示,雲嘉地區屬大面積地層下陷,自民國九十五至九十八年,四年下陷近十公分,速度雖已減緩,對高鐵行車安全「也沒有立即的危險」,但高鐵應正視未來地層下陷逐年惡化所帶來的警訊。
陳永祥昨天表示,雲林國小、土庫兩處探測井的監測數據與模型顯示,深層二百公尺以下下陷的程度占三分之二,也就是工業與民生用水的變化較大,淺層的農業用水變化較小。因此,要解決地層下陷對高鐵行車安全的影響,有必要限制工業及民生用水的開發,或大量限制抽取地下水,訂定水資源開發及分配政策。
由於雲嘉地區水資源開發有限,調查報告認為,行政部門有必要成立跨部會,拿出具體改善地層下陷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