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圭,字禹玉,錢塘人,與馬遠並稱「馬夏」,曾為南宋寧宗年間(1195
~1224)畫院待詔。
夏圭的山水畫,在藝術風格和表現技法上,和馬遠有著共同的追求,都是李唐水墨蒼勁一派,只是夏圭喜用長卷橫幅的形式表現江南秀色。
除了擅長以用墨為主的畫風外,他還擅長一種以用筆為主的畫風,代表作為台北故宮博物院所藏之〈溪山清遠圖〉卷和北京故宮博物院所藏之〈雪堂客話圖〉。兩圖都是以筆皴為主,潑墨為輔,或者以筆、墨混雜的「拖泥帶水皴」,畫面變化複雜,線、面、乾、濕互用,用皴方法也很豐富,藝術表現力極強。
「拖泥帶水皴」的創立,使中國山水畫皴法系統更加完善,它不僅對南宋院體有所影響,而且對後世「文人畫」的表現手法影響更大。

在山水畫構圖上,夏圭和馬遠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愛用近景占去畫面的一角,畫出近景山石的一半,另一半引出畫面,也把觀者的視線引出畫面,給人以更宏大的想像空間,學界稱這種構圖法為「馬一角、夏半邊」。(摘自《盡情瀏覽100位中國畫家及其作品》‧華滋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