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世--懷念圓環

 |2006.07.06
500觀看次
字級

台北市建成圓環昨天暫時熄燈,多少年的繁華喧鬧,曲終人散走入歷史,蚵仔煎、麻油雞、潤餅捲,迷人的小吃都成了回憶,地標與味覺結合的情感,空留悵惘。
雖然馬英九市長宣示,一定會重建圓環,但要再現圓環的風華,恐怕不是件容易的任務。

首先是大環境的改變,人潮開始往東區流動,年輕人喜愛去大型百貨公司吃小吃,不僅多樣化,西式、日式、義式、法式,任君垂涎,而且有冷氣、有名品街、有遊樂場、有書店、還有電影院。現代的年青人不可能為了吃個小吃專門跑去圓環,交通也不便利。所以圓環要再起,周邊的配合規畫很重要,士林夜市歷久不衰,就因為吃了小吃,還有其他的可逛。

其次,市府對圓環是以非常認真的態度投入,花費了二億元建設,為何卻落得關門的下場?因為沒有掌握圓環的特性與本質。為什麼美輪美奐玻璃帷幕、先進的設計理念、身障坡道、電梯等,反而害了圓環?因為圓環的本質是蚵仔煎,要在傳統的小吃攤才能吃得滋滋有味,美輪美奐玻璃帷幕是牛排,在玻璃帷幕裡吃麻油雞,味道全不對了。

因此,圓環帶來了新的觀念與教訓,當都市更新,拆掉了舊建築,要留下傳統與特色,尤其是在地精神與俗民文化,美輪美奐的大而無當,只有突兀無法溶入在地,值得市府重建時參考。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