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兩個字加起來即是「好」,「←」下住著「女」人就會平「安」,凡是有女人的地方就有佛法。八月二十九日佛光山慈悲社會福利基金會執行長蕭碧涼師姑、人間福報社長助理吳淑華師姑,以《蔡鶯妹阿嬤出國探視女兒》故事影片、「佛陀的姨母大愛道比丘尼三度求受出家」公案為開場,率領多位師姑,與參加佛光山福慧家園共修會的九百餘位信眾,暢談佛教經典、近代及現代護法衛教的傑出佛門女性的事蹟。
多位師姑齊聚一堂,暢談佛門傑出女性。
經典中偉大的女性
「叫一聲,應萬聲」,韓沁宸師姑道出觀音菩薩千處祈求千處應的慈悲,就如同養育子女的母親、照顧病人的護士、幫助長者的看護等,凡是能夠給人信心、給人歡喜、給人希望、給人方便的人,都是觀世音菩薩。
「對家庭和樂、人間淨化做出貢獻,即是修行。」倪寶琴師姑表示,勝鬘夫人以言行化導全國人民向佛、鼓勵婦女相夫教子,並如同現代的童軍般定期將七歲以上兒童集合教化等,都是在廣結善緣利益他人,值得效法及學習。
「以歡喜心布施即是行菩薩道」、「能給最有福報」,黃美素師姑除引述善財童子和「具足優婆夷」的對話,與大眾分享具足優婆夷樂善好施的事蹟外,還讚揚佛光山上於大寮洗切菜、推廣《人間福報》、佛光大學百萬人興學活動等義工,即是數十年如一日行布施的具足優婆夷。
護法衛教近代女性
「八十年歲月心中有佛,千萬人入道爾乃因緣。」黃美華師姑以星雲大師為孫張清揚女士所著輓聯,道盡孫夫人一生護法衛教、弘揚正法的感人事蹟:營救一百二十多位法師出獄免災難、變賣首飾從日本引進《大藏經》、設立益華書局大量出版佛書、發表文章教導婦女學佛的態度等,其一生推行人間佛教的貢獻,為後世立下學習效法的典範。
黃素霞師姑講述中國第一位女報人呂碧城傳奇一生:身為天津《大公報》主筆,倡導女權、皈依三寶傳播佛法,為推動保護動物而戒殺護生,並深研佛理,從事佛學著作及翻譯。往生後骨灰撒入大海,布施給海裡眾生;其一生如同黃素霞師姑所言:「活得精彩、走得瀟灑。」
鄭慧美師姑介紹台中前慎齋堂張月珠齋姑,除辦女子職業補習班外,並與當時台中市長林金標合辦「保育人員訓練班」,為教育界培育人才不遺餘力;慎齋堂在齋姑領導下,經常禮請法師開班授學及舉辦佛學講座,晚期她更剃度出家,法號德熙,不僅法緣殊勝且對弘法布教、社會教育等,具有極大貢獻。
現代佛教傑出女性
「會賺錢沒什麼了不起,有道德最重要。」吳淑華師姑引用女企業家日月光集團創辦人張姚宏影女士所說的話,讚揚人稱張媽媽的她為現代傑出女性,不僅是虔誠佛教徒,也是最好的模範。
「佛光山的飯菜好不好吃?」在眾人大聲回應「好吃!」後,蕭碧涼師姑隨即細說素有「師姑楷模」的蕭碧霞師姑的事蹟。她表示:「蕭師姑早年辭去人人稱羨、薪資優渥的電信局工作,追隨大師學佛五十年以來,一師一道發大心、立大願精進服務,亦是佛光山的烹飪高手,以烹飪弘法度眾。」
燈燈相續薪火相傳
不論是蕭碧涼師姑隨手拈來的台灣俚語:「聽某嘴大富貴」、「娶好某卡贏三個天公祖」,或是賴秀惠連同辜鴻玉師姑演出的《佛光山一日遊》話劇,溫馨輕鬆的「女人說女人法」主題,就在師姑們手語歌〈點燈〉聲中,畫下圓滿的句點。期望身為師姑要發揚女人的精神,奉獻服務,如燈相續,永不停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