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社記者心樺大樹報導】「我弘法七十年,七次造訪佛陀出生到涅槃的居住地印度,不斷尋尋覓覓佛陀在哪裡,最後發現『佛就在心裡』。」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三日率領海內外千餘名徒眾,前往佛陀紀念館菩提廣場,親自為弟子們介紹佛陀紀念館建造的因緣,以及佛陀紀念館未來的展望。
大師表示,為了找尋佛陀,曾走遍全球,亦曾七次到印度菩提伽耶大塔邊跪拜、經行、沉思,也到過佛陀說法處、涅槃處、出生處等地,徘徊流連,不忍離去,期能與佛陀不期而遇。經過多年的朝思暮想與對佛法的體悟,終於了解法身遍滿虛空充塞法界的道理,深深感受到「佛陀原來就在我心裡!」
期間,佛光山於一九九八年赴印度傳授三壇大戒,西藏貢噶多傑仁波切得知大師長期推展佛教的努力和貢獻,因而將秘藏的佛牙舍利托付給佛光山後,大師深感佛世難逢,佛陀舍利亦為宇宙稀有之寶,乃決意建塔供奉,即今日的「佛陀紀念館」,迄今已十二年。
值得一提的是,世界佛教徒友誼會榮譽秘書長帕洛普日前贈送一尊金佛予佛光山,佛頂上有二片佛頂蓋骨舍利,亦將永久珍藏於佛陀紀念館。
佛陀真身舍利乃全球佛教共有的珍寶,為讓社會大眾及佛教界能共襄盛舉,大師邀約台灣及世界各地千家以上寺院道場、百萬信眾共同興建「佛陀紀念館」,希望藉由大家的因緣,讓這座佛陀紀念館將成為一座融和古今、展現傳統與現代、具備教化功能的建築,未來能成為首座以建築演繹佛法的建築體。
提到佛陀紀念館未來的規畫,大師表示,佛陀紀念館占地達一百公頃,左倚靈山,右環恆河,除面積四千坪的本館,四周有四座代表「四聖諦」、「四弘誓願」以及八座代表「八正道」之塔,本館後方,為一百零八公尺高大佛,乃全世界最高之銅鑄大佛。另有四十八座地宮,珍藏人類文明演進過程的代表性文物和各種佛教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