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抱抱 夭折嬰復活

 |2010.08.31
1773觀看次
字級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母愛的偉大力量,竟然可以強大到「戰勝死神」!澳洲少婦早產生下一對龍鳳胎,但男嬰出生後沒有呼吸,她難過地從醫生手中接過「屍體」,並緊緊地抱著(圖/取自網路)。沒想到兩小時後,嬰兒居然開始有規律心跳。

今年三月,懷孕二十七周的凱特(Kate Ogg)生下龍鳳胎,女嬰艾蜜莉相當穩定,但是男嬰傑米情況不妙,醫生進行二十分鐘搶救後,宣告夭折,並把只有九百零七克的他,交給傷心的父母大衛和凱特。

凱特傷心欲絕地抱著傑米,她脫下袍服,讓傑米貼在胸口。

夫妻倆溫柔地撫摸著他、不停和他說話,告訴他如何幫他取名、他有個姊妹,還有父母為他訂下的種種計畫,儘管他一動也不動。

一開始傑米完全不會動,五分鐘後,他開始喘氣,但醫師認為只是迴光返照。

兩小時後,傑米喘氣愈來愈頻繁,凱特心想:「天哪,這是怎麼回事?」不一會兒,傑米竟然睜開眼睛、轉了轉頭,並抓住媽媽的手指,開始規律呼吸。

激動的凱特叫來原本已經放棄搶救的醫師,堅稱傑米活過來了,醫師聽診後搖頭讚道:「真不敢相信!」兒子死而復生,夫婦倆欣喜若狂。

這種被稱作「袋鼠療法」(kangaroo care)的照護技術,近年來有推廣的趨勢。顧名思義,母親或其他親人仿效袋鼠的育兒袋,把新生兒抱在懷中,有為新生兒保溫的作用。

實驗發現,袋鼠療法確能降低嬰兒感染率,減少罹患重症機率,提升睡眠品質及防止失溫。

五個月後,他們參加訪談節目,大衛開心地說:「我有凱特這樣堅強、聰明的妻子,真是太幸運了。如果她沒有那樣做,傑米現在很可能已經不在了。」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