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詩聖杜甫在他的詩句裡寫下:「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杜甫老年時,藉由這首詩感慨自己四處飄蕩,就像一隻飛翔在天地間孤獨的海鷗。唯有對大自然生態有豐富觀察的經驗,才能寫下這麼貼切又經典的文字。
杜甫詩中所提到的沙鷗,其實就是我們所熟知的海鷗,只是古代人比較容易在沙灘或沙洲上,觀察到這些鷗科鳥類,因此稱牠們為沙鷗。
鷗科鳥類被歸類為海洋性鳥類,牠們可以分為兩大類型,一個是鷗類,一個是燕鷗類。鷗類的體型較為肥胖碩大,嘴巴相較來看比較粗,而燕鷗的體型比較纖細,嘴巴比較細尖。另外,燕鷗的尾巴部分較長而且有分叉的狀況,鷗類的尾巴則較短沒有分叉。
鷗科鳥類的腳趾都有蹼,牠們其實是會游泳的鳥,因此看到牠們浮游在海面上時,請不要感到驚訝。要辨識鷗科鳥類可說相當複雜而且困難,特別是燕鷗科,因為光是同一種鳥就有多樣的變化,繁殖羽、非繁殖羽、繁殖羽轉非繁殖羽、非繁殖羽轉繁殖羽,或者亞成鳥等,都有不同的羽色變化。
台灣的燕鷗鳥類中,普通燕鷗比較容易觀察到,即便在靠近大台北地區的八里、淡水海灘,都可以輕易看到牠們的蹤跡。普通燕鷗的體型大約有三十六公分,翅膀張開約為八十五公分,特徵是頭部好像戴著黑色頭套,不仔細看的話,還看不出牠的眼睛在哪裡呢!
普通燕鷗是台灣常見的夏候鳥,也就是說牠們選擇台灣做為繁殖地點。牠們是飛行跟捕魚的高手,會在天空不斷盤旋,一旦發覺魚類的蹤跡,就會快速俯衝而下進行獵食,簡直就像戰鬥機一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