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寶之地,辦造飲食供養佛、法、僧的地方,稱為「香積廚」。
佛制奉佛供僧之食,須具有如下三德:(一)淨潔,清潔而無有葷穢;(二)輕軟,柔軟甘和而不粗澀;(三)如法,隨時措辦,製造得宜。此即名為「三德」。
六味,指苦、醋、甘、辛、鹹、淡。南本《大般涅槃經》記載,佛臨涅槃時,諸優婆塞為佛及僧備辦種種飲食,其食甘美,具有三德六味。傳至後世,成為寺院每天上供所念誦的供齋句:「三德六味,供佛及僧。」
佛教主張吃飯要當療病想,所以不要挑肥揀瘦;要「心存五觀」,所謂「三德六味」、「禪悅為食」、「法喜充滿」。因此,如法的辦造飲食,以酥酡妙味供佛供僧者,又名為大慈悲菩薩,是故曰:「三千諸佛皆出在廚中。」{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