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花蓮訊】有調查顯示,山豬在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東部園區的數量比保育類水鹿等還罕見!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處長陳隆陞強調,還再進一步普查確認原因。
東華大學副教授吳海音接受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委託,展開玉山國家公園東部園區遊客與野生動物活動監測時,從東部園區南安至抱崖,南安至多美麗沿線等處,架設六處十二台自動相機監測點,了解人與動物的數量與活動狀況。
監測報告顯示,今年一、二、三月,南安至多美麗線,相機監測到水鹿、山羌與長鬃山羊、台灣獼猴出沒與牠們的排遺拱痕,還有貂科、食蟹←與白鼻心現蹤,獨獨未見山豬出沒與排遺,稀有的台灣黑熊仍偶而現蹤,直至六月才見山豬排遺與拱痕。
吳海音表示,這是首次發現到未列進保育的山豬,族群數量在玉山國家公園東部園區整體下降,其他地區也有類似狀況,十多年前高山到處可見整群出動的山豬,在這次調查中似乎變成罕見動物,反而被列為保育類的水鹿至長鬃山羊、山羌司空見慣,顯示保育有成,不過山豬為何變得少了,還是一個謎。
陳隆陞表示,玉管處因此次調查才發現玉山國家公園等地的山豬數量少很多,專家分析,可能與生長環境大量開發,民間認為山豬肉Q且好吃,大量獵捕有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