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愛園區災民 展開感謝之旅

 |2010.08.03
880觀看次
字級

【本報台中訊】「杉林慈濟大愛園區」的八八風災受災居民,昨天開始感恩之旅,巡迴表演歌舞、展售產品,並感謝各界援助。針對部分原民團體和學者抨擊慈濟將災民「向動物園一樣展覽」,災民布農族部落代表靼虎跳出來說,「沒有慈濟和遊客,我們怎會有收入?」

慈濟在高雄縣為八八風災受災戶興建杉林大愛園區,今年二月始陸續有災民進住,目前已入住六百三十戶;有些因風災家破人亡的住戶到園區重操舊業,有些在慈濟職訓下學習謀生技能。杉林園區居民昨天展開感恩之旅,第一站在台中,接下來將到桃園與台北表達感謝。

園區內賣愛玉的布農族姊妹花杜曉嬛、杜庭雨,以往爸爸在山上種愛玉、姊妹在山下賣愛玉;八八水災沖走他們家經營的民宿,搬進大愛屋後,她們重拾舊業。另外,「唐媽媽」唐玉英原本經營早餐店,也是受災後到大愛園區繼續做饅頭;她昨天端出一大盤彩色健康饅頭說:「真的很感謝慈濟,沒有收取報酬的付出。」

那瑪夏鄉布農族部落代表、曾任高雄縣議員的靼虎,在風災初期代表鄉親和慈濟溝通,並擔任重建家園的總班長。他說,剛開始族人都很抗拒住進大愛屋,但討論後,他們很清楚「回鄉只有死路一條」,「生命若不存在了,哪來的文化?」,雖百般不願,但仍進住大愛屋。後來妻子秋香帶著園區婦女用手工藝品拚出生路,才讓他們慢慢放下心中情緒。

靼虎說,「我們其實很歡迎遊客參觀」,若不是慈濟的幫忙和遊客來買產品,他們怎麼會有收入?他指出那些批評的學者根本不了解狀況,「沒有慈濟與遊客,我們才會變野生動物!」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