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中國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秘書長劉寧表示,今年中國洪澇災害嚴重,目前共有二十七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受災,受災人口突破一億一千三百萬人,創近十年之最。
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昨天舉行記者會,劉寧表示,二十七省市區農作物受災超過七百萬公頃,因災死亡逾七百零一人,失蹤三百四十七人,倒塌房屋破六十四萬間,直接經濟損失約一千四百二十二億元人民幣(約台幣六千七百四十二億)。
劉寧指,入汛以來,全國先後出現多次大範圍的強降雨,江南、華南和江淮部分地區四月一日以來降雨量超過一千二百毫米。日降雨量最大為廣西來賓四百四十三毫米,至於華南北部、江南和西南東部降雨量較常年偏多三成到一倍。
汛情方面,江西、浙江等地三月初就出現罕見早汛,三月中旬太湖就發生超過警戒水位的洪水。入汛後,全中國二百三十多條河流發生超警以上洪水,二十五條河流發生破紀錄的洪災,長江上游幹流也發生超過一九八七年的最大洪水。
三峽水庫則出現建庫以來最大洪峰流量,也發揮防洪作用,入庫流量最高約每秒七萬立方公尺,調蓄後出庫流量四萬立方公尺,有效減輕中下游防洪壓力。
至於洪澇災害主要集中在福建、江西、廣西、陝西、貴州、四川、湖南、重慶、湖北、安徽、廣東、雲南等省區;人員傷亡原因,九成以上是大雨引發山洪、土石流、滑坡所致。此外,部分發城市嚴重內澇,一百多個縣級以上城市一度淹水。全國有六座小型水庫垮壩,上千座水庫不同程度發生險情。六月中下旬江西省十七條千畝以上圩堤決口。
由於目前正處於防汛關鍵期和颱風活躍期,形勢十分嚴峻,劉寧說,當前重點是做好長江、淮河、太湖等大江河防汛、山洪災害和颱風防禦工作,同時高度警惕黃河、海河、松花江等北方河流可能發生的大洪水。
劉寧亦表示,大量的水土流失已危及大陸生態安全;據目前統計,現在中國有三百五十六萬平方公里的區域發生水土流失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