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新加坡以三十年時間規畫的濱海灣(Marina Bay)新市區上周末增加新景點,全長三點五公里的瀕水步道正式啟用,當局更希望把濱海灣打造成新加坡的「上海灘」,提升新加坡成為亞洲主要金融中心的地位。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表示,濱海灣將成為新加坡成長的重要平台,吸引許多跨國企業在這裡成立區域和環球總部。
他指出,濱海灣是新加坡的新金融區,已吸引了星幣兩百億(台幣四千六百八十億)以上的私人房地產投資。除新加坡本地公司外,多家歐美、澳洲、和中東的跨國大企業都在濱海灣投資。他希望這個新市區能再接再厲,以獨特的城市風景線,來反映新加坡作為環球通商地點的本質。
濱海灣位於新加坡南端,占地三百六十公頃,是新加坡市中心商業區的延伸,政府為開發濱海灣,已投入星幣四十五億元,包括興建濱海堤壩、填海造陸,周邊公共設施包括步行環道、噴霧走道和藝術公園等,另外並有尚在興工的濱海灣公園和大型戶外活動空間等。李顯龍表示,這裡可為商業租戶提供結合生活、工作和娛樂為一體的環境。
不過,在努力打造新市區的同時,新加坡卻在短短一個月內三次嚴重淹水,著名的購物街烏節路都因豪雨成災,排水系統被垃圾阻塞而成了「水道」,讓商家損失慘重。素以公共設施自豪的新加坡政府表示,新加坡是熱帶島國,想要完全沒有水患,未免「不切實際」,政府三十年來投入二十億治水,未來會加強疏洪和警報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