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為幫助貧困、單親、隔代教養等弱勢家庭孩子獲得良好的學習與照顧,台北市社會局推出「大手牽小手脫貧方案」,由曾受幫助的低收入戶第二代大學生貢獻所學所長,陪伴弱勢小朋友學習與遊戲,五年來共協助一千多位孩童。
擔任老師的「猴子哥哥」開心的說:「最大的成就,就是讓連ㄅㄆㄇ都不會的孩子,在三個月內背完並寫出所有注音符號!」而另一位老師「小光姐姐」,則從小朋友眼中看見了未來和希望。
「大手牽小手方案」是結合學校、社區鄰里資源,今年更配合平價住宅改造計畫,至福民平價住宅設立據點,運用低收入戶大學生所學科系專長,例如體育、法律、中文、英文等,規畫才藝班課程,讓弱勢家庭的孩子豐富視野,而提供服務的大學生們也看見一己之力、強化自信。
社會局長師豫玲表示,在大哥哥、大姐姐的陪伴和指導下,學童能在一個安全環境中學習與成長,有的孩子遲交作業是家常便飯,現在已能準時交功課,進步令人刮目相看,還有孩子因家長疏於照顧,衛生習慣不佳,透過方案中活潑、有趣的活動設計,學會生活禮節。
社會局社會救助科科長江德輝指出,像擔任方案的「猴子哥哥」、「小光姐姐」,都是受扶助的低收入戶第二代大學生,他們秉持回饋的心,不論晴雨,在夜晚騎著車子前往老舊、貧困社區陪伴孩子。也因有著類似的成長背景,更能夠體會小朋友的心情,就像帶領自己的弟弟、妹妹般,讓他們在成長路上少一點挫折,多一點歡樂。